当前位置好名字网 > 周易大全 > 周易知识大全 >

《周易》的流传和发展

好名字 www.hmz.com 时间:2015-04-27 编辑:小编11

《周易》的流传和发展

【导语】以《易经》规律为源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在用而未被今人全面了解的中国文化之核心,包含了:对立统一、阴阳互根、阳逆阴顺、此消彼长、物极必反等规律,和这些规律数千年沉淀和积累形成的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、居安思危、乐天知足等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,以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——和谐意识。
《周易》的流传和发展
《周易》的流传和发展

《周易》的书名一词,最早见于《左传》。如《左传·庄公二十二年》:“周史有以《周易》见陈侯者”。至于其他史料,有关《周易》的书名记载就更多了。
《易经》和《易传》两部分,在内容上既有差别,而在形式上又有着密切的联系,相结合为一个整体。《易经》的成书时间虽然未有定论,但姑且认为它形成于殷商之际;《易传》则形成于战国时期,二者相隔七、八百年的时间。所以现在许多学者称《周易》成书于商周至春秋之际。

《周易》的历史和发展,是漫长的,也是复杂的。它大约经历了阴阳概念的产生、八卦的创立、重卦和卦爻辞的问世和十翼的形成。在时间上,它经历了夏、商、周、春秋。在成书的过程中,它由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、《易经》到《周易》。
《连山》是以艮卦(即以山)为八八六十四卦的起点。这虽然反映了夏朝人的思维能力有发展,但对天地观念的认识还很肤浅。当时因洪水泛滥,大地浮沉,人们主要是居住在山洞里,所以把山作为地球的主体。
《归藏》是以坤卦(即以地)为六十四卦的起点。这说明殷人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。不仅说明了母系社会的势力存在,而且在认识上,初步形成了地球中心论的世界观。
《易经》是以乾卦(即以天)为六十四卦的起点。这说明了由母系社会转到父系社会。不仅证明周人对天体有了初步的认识,而且开始研究天体运动对地球、对人类的影响,揭示了宇宙对立与统一的规律。所以,一个新的宇宙观开始出现。

《周易》在我国历史的流传,可谓源远流长。早在先秦时期,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及诸子著作所载许多筮例,足证《易》说影响深刻。
孔子开创儒学,以“六经”授徒,《周易》也是其中一门学课。而孔子所著(现今多说孔门弟子承师说所撰而成)的《易传》十篇,既是集孔门弟子学《易》的大成,又因其精粹而与《经》并行,足以看出《易》之影响。
秦始皇焚书坑儒,《周易》独独幸存,追根究底,只因它是“卜筮之书”。西汉自董仲舒提出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《易》便成经学,乃是一门入仕途的重要课程。西汉学《易》派别有四,一曰“训故举大谊”,二曰“阴阳候灾变”,三曰“章句守师说”,四曰“《十翼》解经说意”。
至东汉期间,易派亦概分为四,以马融、郑玄等为代表,承西汉易学之说有所改变。
魏王弼《易注》后,汉易渐衰,虽有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之注也不能与其抗衡,足见“象数易学见绌于玄理易”。
唐初修撰《五经正义》,《周易》采王弼、韩康伯注,孔颖达为之作疏。至此,王弼之《易注》在唐代学易者中广为流传。
宋代,陈抟、邵雍等人提倡“先天图”、“后天图”、“河图”、“洛书”诸图说。朱熹等取用诸图,引申其说,参以义理。至此,“宋易”直可与“汉代”相媲美。胡援、程颐等于《易》中专阐儒理,杨万里、李光等于《易》中参证史事,两者各为《易》派。

元代《易》学者,多笃承程朱之说。
明初也是这样,承程朱遗说,有所发扬。
明中叶以后,出现以“禅”解《易》者,以禅机为主,援禅入《易》,亦成为当时流派。
清代学《易》者人才辈出,务求征实,注重“汉易”,“宋易”便为之衰落。乾隆年间,逐渐形成“象数”、“义理”两派。时至今日,仍存此两派之争。
两派立说皆有其可取之处,应兼合“象数”、“义理”相互参用,才能领悟《周易》的真谛。
自汉后,《周易》以“群经之首”而久传不衰,研《易》学《易》流派也愈演愈繁,足见《易》之影响深远。
今学《易》,应本着“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”的精神原则,对待其中因时代局限性而造的唯心主义、封建思想、迷信思想应当用以批判的态度。

站内链接

© 好名字网 www.hmz.com 粤ICP备12050957号-5

赐子千金,不如教子一艺;教子一艺,不如赐子一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