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代易学先贤(二):两汉时期(上)
好名字 www.hmz.com 时间:2015-11-10 编辑:阿杰
历代易学先贤(二):两汉时期
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体系,易学在数千年的发展不断积累迸发不断推陈出新,既有广大普通群众的集思广益,也有多位行家大者的归纳总结,可谓用千年时光雕刻而成。下面
好名字网就按照年代顺序,继上一期的“
上古至先秦时期易学先贤”之后,继续为大家介绍
汉朝时期的
易学先贤,希望能进一步加深大家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和掌握。
司马季主
西汉术数名家。楚国人。曾游学于长安(今陕西西安)。通经术,善占筮,通晓《周易》,认为筮之功德很大,不仅有利于国家,甚或可致臣忠子孝,病者以愈,死者复生。事具《史记日者列传》。
董仲舒(前179-前104)
西汉今文经学大师,汉代新儒学的奠基者。其哲学思想可谓天命论与阴阳五行说结合的产物。
张良(?-前186)
字子房。传为城父(今安徽毫县东南)人。汉朝建立封留候,他与萧何、韩信、陈平一起被誉为汉初四杰。他爱好《易经》,精通八卦,对奇门遁甲有所发展,也是被后人称颂的能掐会算的大预言家之一。姜太公的《乾坤预知歌》,有说是他批注的。
东方朔(154-前93)
西汉文学家,术数家。传说很多,被视为“神仙”。世传其曾著术数书《灵棋经》二卷。
孔安国
西汉经学家,认为八卦为伏羲所作,曾云∶“《河图》者,伏羲氏王天下,龙马出河,遂则其文以画八卦。《洛书》者,禹治水时,神龟负文而列于背,有数至九,禹遂因而第之以成。”《尚书洪范传》
司马谈(?-前100)
西汉史学家、思想家。夏阳(今陕西韩城南)人。司马迁之父。认为八卦为伏羲所作,重卦为文王所作,说《易》不以卜筮为非,亦不拘泥于卜筮。文有(论六家之要指)。
司马迁(前145或前135-?)
西汉史学家、思想家、天文学家。元封三年(前108年),继父职任太史令,始作《史记》,因在朝廷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下狱,受腐刑。出狱后任中书令。乃发愤著作《史记》,最后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。对《周易》亦有研究,主张“伏羲之纯厚,作易八卦”(《史记太史公自序》),并认为文王拘于羑里时重卦而为六十四卦。
焦延寿
西汉易学家,专治易学,曾从孟喜学易,自言得孟喜之专,后曾授易学与京房。长于以灾变说易,注重晚象,易于象数之中别有占候一派者,实自其始。撰成《易林》十六卷,然据近人余嘉锡考证,此书非焦延寿所撰,而为东汉易学家崔篆所作。
孟喜
西汉今文经学家,今文易学“孟氏学”的开创者。以阴阳说解说《周易》,以此推测气候的变化,判断人事的吉凶,为汉易中卦气说的倡导者。其《易章句》已失传,但其易说的一部分内容保存在唐僧一行的《卦议》中。其易学的特点是以《周易》卦象解说一年节气的变化,即以六十四卦配四时、十二月、二十四节气、七十二候。此即所谓“卦气”。
费直
西汉古文易学“费氏学”的开创者。其易学初在民间流传,成为古文易学中民间易学的代表。
京房(前77-前37)
西汉今文易学“京氏学”的开创者,律学家。曾学易于孟喜门人焦延寿,以通变说易,好讲灾异。他把《周易》看作是占算吉凶的典籍,从而创造了许多占算的体例,以讲占候之术而闻名。在占算体例的解释中,进一步发挥了孟喜的卦气说,并吸收了当时的阴阳五行学说。
其易学的主要成就是∶
(1)八卦说,包括世应说和飞伏说。
(2)纳甲说。
(3)五行说。此说包括∶五星配卦说,五行爻位说,五行生克说,八卦休王说。
(4)卦气说。
(5)阴阳二气说。京氏易学,不仅讲占法,而且通过对占法的解释,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,用来解释自然和社会,成为汉代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。著作今存《京氏易传》三卷,其它皆已失传。
刘向(前77-前6)
西汉经学家、目录学家、文学家。推崇《周易》,所著《洪范五行传》,即以五行阴阳说,讲灾异和占验。讲灾异常引用孟喜、京房之卦气说。以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。
刘歆(?-23)
西汉末年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、目录学家、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。后改名秀,字颍叔。刘向之子。沛(今江苏沛县)人。推崇《周易》,所著《七略》即以《周易》为群经之首,以五经配五常之道,以八卦为河图,《洪范》中的五行文为洛书。讲易重卦气说,讲天文历法以孟、京卦气说为据。《三统历》为其所作。